退休金免税,个人养老金3%征税别搞混! 三大支柱养老钱这样收税
免税和征税的界限,就在两个字之间
“养老金要领钱时还要交税? ”这几天,朋友圈炸锅了。 人社部一纸通知让无数退休大爷大妈捂紧了钱袋子,可真相却让所有人哭笑不得——原来我们吵错了对象!
6月24日,北京市税务局12366热线被咨询电话打爆。 工作人员不得不反复澄清:“大家退休后按月领的基本养老金(退休金)不征个税! 要缴税的是‘个人养老金’,这是两码事! ”
这场全民误会的根源,藏在养老保障“三大支柱”的差异里:
第一支柱:基本养老金——国家兜底的“免税金牌”
每月工资里自动扣除的养老保险,退休后化身“退休金”打进社保卡。 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白纸黑字:基本养老金免征个税!
无论是3162元的全国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,还是上海城乡居民1490元的“顶配”,一分钱税都不用交。这是国家给全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底线。
第二支柱:年金——体制内外的“甜蜜负担”
机关事业单位的“职业年金”和少数企业的“企业年金”,缴费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。 领钱时却要看清规则:
按月领取: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计税
按年/季领取:分摊到各月计税
出国或身故一次性领取:按12个月分摊计税
其他一次性领取:直接按单月工资征税
说白了,年轻时没交的税,退休后领年金时连本带利补回来。
第三支柱:个人养老金——税收优惠的“时空转换”
2022年横空出世的新制度,年缴1.2万封顶。 它玩的是“时间差魔法”:
缴费时:1.2万额度直接抵减应税收入
投资时:账户收益免税滚存
领取时:按3%一刀切征税,本金收益一视同仁
举例算账:年薪30万的白领,缴1.2万个人养老金后,当年少交2400元个税;退休领取时仅需按总额缴3%,里外净省2040元。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点破关键:“高收入群体当前税率若超3%,相当于赚取税率差! ”
为什么有人喊亏? 误解藏在细节里
“工资都扣过税了,养老钱还割韭菜? ”——喊冤的网友混淆了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。
前者来自单位个人共同缴费,后者完全是自己存钱投资。 税务部门比喻:“就像存款利息要交税,政府给的税收优惠不是白吃的蛋糕”。
更现实的悖论在于:月领3000以下的小额年金,税率锁定3%;但超过3000元,税率就会跳涨。 这让精打细算的退休族直拍大腿:“活太久领太多,反倒不划算?”
这场养老金“税收乌龙”暴露出养老制度的认知断层。 国家兜底的部分(基本养老金)永远免税,自己追加的养老投资(年金/个人养老金)则需税务筹划。 当人社部力推“第三支柱”补充养老,3%的提取税实则是为补偿缴费时的税收减免。
养老钱袋子的事,从来都是甘蔗没有两头甜。 看清“免税”与“征税”的分水岭,才能让养老储备既避坑又生金。
“用年轻时的税优换老来的3%,这笔跨越几十年的交易,你愿意买单吗? ”
以上纯属个人观点,欢迎关注、点赞,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侵联删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实盘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